根據(jù)《網(wǎng)絡(luò)安全法》規(guī)定,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
用評論、發(fā)帖、打賞。
請及時綁定,以保證產(chǎn)品功能順暢使用。
每個人都是個奇跡——訪上海騎跡單車俱樂部創(chuàng)始人阿元(圖文)
與單車相遇,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
那年他剛畢業(yè),滿腔理想來到上海。熱愛設(shè)計,并享受這個過程,無所謂讓別人驚嘆的作品,無法想象的大創(chuàng)意,他只是希望用心去做,用自己所學(xué)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而不僅只用來掙錢,混社會。
廣告人本是朝九晚十,設(shè)計師連續(xù)加班通宵更是常有的事。對一個初入社會,意氣風(fēng)發(fā)的畢業(yè)生來說,創(chuàng)意與商業(yè)價值之間的矛盾抉擇,挑戰(zhàn)的不僅是才華與天賦,還有精力和心態(tài)。生活似乎按部就班,又似在各種理想與現(xiàn)實的碰撞中尋找出路,他買了輛單車作為代步工具,下班了沒事就順道去車行呆呆。
如此偶然,他開始玩車。
“這都差不多十年前了,那時候真的只是玩車! 結(jié)束了一天的“翻山越嶺”,在莫干山基地的院子里找個竹椅隨意靠著,他開始了回憶:“一下班,大家都不約而同聚到車行擺弄著車,說說笑笑。好玩的事情特別多,有一次,幾個人買冰棍解暑,突發(fā)奇想坐在店門口專給小孩玩的卡通玩具車上,幾個大男孩一邊搖一邊啃著冰棍,一邊看過路的美女,一幫人自娛自樂。玩車久了,八小時之外找到了新圈子,天下車友是一家嘛,誰需要幫忙,說一聲就好。周末,一起去上海周邊騎車放松心情,慢慢玩開了,也會帶上其他人!笨吹某鰜,異地工作的他在這個漸漸擴散的圈子里找到了新的歸屬感。
玩車的熱情揮灑在阿爾卑斯山
少年的時光就是晃,用大把時間彷徨,只用幾個瞬間來成長。與其消磨時間,不如更專注一點,2001年,他與另外兩個要好的車友決定成立俱樂部,更好的為車友們服務(wù)。那時只是朦朧覺得,從松散的圈子到俱樂部運作,組織活動更正規(guī)。
人生的抉擇,從沒有“如果”一說,單車將他領(lǐng)到了新的生活軌跡。就這么一邊工作,一邊利用周末和長假與他心愛的單車“泡”在一起。這一“泡”,至今已經(jīng)十年。當(dāng)年那幫不問出處,不計較身份,不談工作純“娛樂”的車友,有的在人海里走散了,有的卻成為一生的摯友。
水已流逝,時光不可遙想。想必內(nèi)心深處,一定珍藏著太多回憶吧,否則如何會在不輕易的表露中,讓人看到溫暖。正如他自己所感慨“沒有不散的筵席,只有留住的記憶!
生命不該總是十拿九穩(wěn)
這個行業(yè)里的俱樂部,要么是整車品牌或經(jīng)銷商會員服務(wù)形成,要么是車行定期組織買車的車友交流的戶外圈子,經(jīng)濟支撐都來自于背后的單車消費。像“騎跡”這樣既不賣車,也不推銷裝備,會員相對靈活和松散的比較“單純”的俱樂部少之又少。這本身對生存也是一個挑戰(zhàn)。
對他來說,人生和騎車戶外是一個道理——路是闖出來的。2003年,俱樂部正式命名“騎跡”,與“奇跡”同音,一如他骨子里“不跟隨”的個性,即便玩單車,他也選擇“不平凡的事情”。
不同膚色、不同國度、不同行業(yè)的騎友,同在路上
他堅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才是“騎跡”最核心的價值,是它之所以集結(jié)一批來自各行各業(yè),世界各地,不同的生活背景和閱歷的車友的原因所在。這期間他一邊運作自己的廣告公司,一邊和兩位合伙人打理俱樂部的日常運營,盡可能讓俱樂部通過經(jīng)濟獨立保持這份“純粹”。六年后,另外兩位合伙車友因為個人原因退出,眼看俱樂部面臨轉(zhuǎn)折,他毅然關(guān)掉自己的廣告公司,全身心投入到“騎跡”的發(fā)展中。
少了幾分隨性,多了責(zé)任和沉穩(wěn),一路前行,或是各種變故和起伏磨練了他,才能安知若素,冷暖自知吧。
“騎跡”倡導(dǎo)休閑度假與健身有機結(jié)合,定期舉辦各種形式和規(guī)模的自行車比賽和健身活動,組織會員觀摩各類賽事,周末在江浙一帶騎游,長假最遠甚至跑到歐洲最雄偉的,生動的讓人呼吸停滯的阿爾卑斯山。每個月檔期都排的滿滿的。這些年,單車伴隨他去了很多地方,每一段旅程,都寫滿了故事。有時人騎車,有時車騎人,翻山越嶺是家常便飯,他渴望走的更遠,活著就要不斷折騰才精彩。
在當(dāng)?shù)厝搜壑校⒃蛙囉褌兪且坏里L(fēng)景線
事實上,他和他的“騎跡”車友們,已經(jīng)成為一道旅行的風(fēng)景線。在新疆,他們真切感受當(dāng)?shù)氐拿耧L(fēng)淳樸,“去ATM機取款遇到一位維族老漢,等我取完錢居然把他自己的卡給我,讓我?guī)退″X,他不識字。幫他取了一千元,當(dāng)然,密碼讓他自己輸?shù)摹!?在寧海,他們騎車到戶外搭帳篷休憩,突遇臺風(fēng)只好慌忙撤退,第二天臺風(fēng)過去他們會返回專程把來不及收拾的垃圾一一清理,最讓他們憤憤不平的是騎到深山卻在人跡罕至處看到礦泉水瓶;在山地騎行的天堂尼泊爾,他們騎行308公里,漂流47公里,騎行爬升7056米,下降8036米,路遇賣唱老藝人,覺得新鮮把人家手里的工具也買下了;挑戰(zhàn)考驗體力和意志力的阿爾卑斯山,好不容易騎到最頂峰,車友們都冷的在帳篷里喝咖啡,他卻激動的在電話里向女朋友求婚,車友一聽馬上拿出隨身帶的紅酒,所有人舉杯慶祝;穿越泰寧,他們歡樂到深夜,4點又騎車看日出,說是“追趕太陽”……
每次回來,他會親自篩選照片分享給車友,比起繁冗的文字,他更愿意選擇攝影表達自己。有各國孩子童真的眼神,有山間忙活的樸實村民,有異國他鄉(xiāng)為游人熱心指路的無業(yè)游民,有爬到山頂崖邊為車友們的愛車合拍的紀念,留言devinci – CUBE – SANTACRUZ – COMMENCAL – TREK。
這次莫干山騎游,我們路過一個廢舊的推土機,大家興致一來,把車一放,紛紛爬上去,他馬上按下快門。他笑說有時車友摔倒,他第一反應(yīng)倒像職業(yè)記者一樣先捕捉鏡頭;貋砜纯窗⒃暯窍碌哪z片影像,真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開懷時刻。無怪乎,在“騎跡”俱樂部的官網(wǎng)上,很少介紹某個活動或目的地的文章,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張鮮活的照片。而他私人收藏的照片足以貼滿整整一屋子的墻。